〔宁视频•面孔〕刘经浩:这条巷子,家家户户都跟北路戏有关……
人 · 生活 · 宁德
〔 第202期 〕
人物 | 刘经浩
年龄 | 53岁
职业 | 北路戏演员
▼
寿宁北路戏,原称“福建乱弹”,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,是中国稀有的传统戏曲剧种之一,现仅存于闽东北,以寿宁县为主,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。凤阳镇系寿宁北路戏的发源地,在凤阳镇有着一群痴迷于北路戏的民间艺人,刘经浩就是其中之一。
在寿宁县凤阳镇,有一条巷子,被当地人称作“戏班巷”。这条巷子,从巷口的文昌帝君宫到巷尾的临水宫,几乎家家户户都跟北路戏有关。
刘经浩,从小生活在“戏班巷”,之后又从事北路戏戏曲工作30余年,对于他来说,北路戏的曲调似乎一直流淌在他的血液里。
在刘经浩的带领下,我们走进了这条满是戏的巷子。“你看,巷子口的这一户,在那里咿咿呀呀的吊嗓子,每天早上六点,他都很准时。旁边这一栋,虽然说没有上过舞台,但是他是个幕后的工作者,这个幕后的工作者比较特殊,他是以前表演时舞台上点煤油灯的,这种煤油灯使用很需要技巧,要不点不燃的,这种工作现在已经失传了。你看,那边亭子里的都是北路戏的老戏骨,这位老艺人今年将近85岁了。”听刘经浩这么介绍,85岁的老艺人就对着我们的镜头一转身,抚了抚长须,丝毫不减当年风范。
凤阳镇有着深厚的民间演艺传统,早在清嘉庆年间,该镇便有民间艺人创办北路戏班,巡演各地,扬名戏苑。凤阳北路戏以普通话为主,通俗易懂,其音乐贴近乡土农耕社会,奔放中带抒情,粗壮里有细腻,节奏多变,旋律起伏大,曲调活泼,奔放有力,并保留有后台帮腔的原始风格。
刘经浩说,在凤阳,无论是北路戏演员,还是村民都能哼唱北路戏。在一天的劳作之后,哼几句北路戏,似乎劳苦的日子在戏曲间就有了新的去处,这种古老的艺术已经融入到他们的生活里。
“戏班巷”深处是刘氏宗祠,推开大门,北路戏舞台上,演员王龙凤正在给一群北路戏爱好者们排练,这群爱好者平时都是种植葡萄的阿姨们,农忙时下田,农闲时,穿上戏袍,大红的幔布扯开之际,水袖轻扬,摇身一变成为了戏中人。
后台,一个装满戏箱的房间,北路戏的老艺人们正在化妆。刘经浩说:“这三个老艺人从事北路戏都有五、六十年了。老前辈们说,从艺要先从德。德是什么呢?他们说,德是不管你有再大的困难,一到舞台,要把完整的一面奉献给观众。凤阳北路戏也曾面临即将失传的境地,正是这些老艺人,把剧本保留下来,传承到我们的手上。到我们这一代,已经是第五代的北路戏传承人。我们拿到这些剧本,很感动。”
与刘经浩一起的北路戏新一代的传承人们,既在保留古老的剧本的基础上,又创新了新剧目《踏雪寻牛》和《廊桥神医》。“我们希望创新,要用什么来创新,就是要创新好的剧目、好的曲牌、好的腔调,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事情”,刘经浩说。现如今,北路戏也走进了校园,古老的曲调在凤阳的土地上一代一代地传扬。
当端坐在凤阳刘氏宗祠的长凳上,看着舞台上北路戏的演员们和带着红领巾的孩子们,用古老的曲调唱起“说凤阳,道凤阳……”时,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便在心中流淌,也许这就叫故乡,凤阳的戏唱出了许许多多人心中已经遗失的故乡。
这就是本期《面孔》刘经浩带我们穿过“戏班巷”,述说的关于凤阳北路戏的故事,下期我们又将和什么样的面孔什么样的故事相遇呢?让我们一起期待!
编导 统筹/陈小虾
摄像/郑镇 吴圣锦
剪辑/郑镇
栏目包装/李 婧
监制/ 缪洪通
总监制/郑承东
感谢对《面孔》栏目的关注,如果你的身边有宁德人或者在宁德打拼的外地人,他们从事特殊少见的职业或者是个有励志故事的人/有正能量故事的人/工匠和手艺人/有趣好玩有故事的人,欢迎推荐给我们,可将基本资料、联系方式等发送至邮箱nspmklm@163.com,我们希望不一样的面孔不一样的故事能够让更多人倾听。你会是下一个《面孔》吗?期待遇见你!
[ 这里是宁德网,感谢您的阅读 ]